从最初的无序、无规模到如今的有序、规模化,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及房地产业的兴盛,中国地板已走过近30年的风雨历程,曾被奉为奢侈品的木地板,如今也已成为普通家庭必不可少的装修建材。不仅是最早被国人所知的实木地板、后来为国人所接受的强化地板,如今,一直都以出口外销为主、风行欧美市场的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竹地板也开始在全国铺开市场。
地板品类的丰富、地板产业链的完善、市场影响力的强大,显然已无法依靠企业单打独斗来实现。于是,“区域特色经济”、“抱团”发展的现象也成为国内地板产业的一大特色。凭借灵活机制和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这些或聚集在市、或聚集在乡或聚集在镇的产业集群,已形成相当规模。就以木地板大类来看,全国范围内,从北到南已经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
2008年12月,2009年4月,我们分别走访了位于南浔的常州横林中国强化地板之都,位于南浔的中国实木地板之都。
[独家:中国强化地板之都生存报告 全景透视横林地板企业生存现状]
据2010年4月举行的南浔[相关链接] 木地板产业发展大会上,湖州市经委副主任朱延林所作报告显示,2009年,南浔地板产业集群实现木地板产值89.30亿元,占全区木业企业的19%,实现利税7.35亿元,占全区木业企业23.3%,实缴税收1.77亿元。而据横林镇镇党委书记许岳兴在2010世界地板大会上所作发言显示,至2009年底,横林[相关链接]地板集群内已拥有终端企业175家,配套企业229家,强化木地板年生产能力超过1.8亿m2,集群总产销78.5亿元,占到全镇总销售收入的46%,当年出口达3.78亿美元,出口量约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60%以上。显然,这两个地板产业集群虽然起步不是最早,也没有广袤的林业资源,但依托地处长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良好、交通便利的经济环境优势,以及由来已久的商业氛围,已成为如今中国地板强势发展集群区。
此外,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以及哥本哈根会议带来的低碳环保理念,也为中国竹地板之都——安吉地板产业集群进军国内市场带来契机。布设在世博园区的竹道、竹建筑、竹饰品……第一次让国人全面了解了竹地板的风貌。另外,广东的大自然地板、生活家地板、宜华木业、新绿洲;四川的升达木业,以及上海一批本土地板企业也都在以各自特色,或走创新营销路线,或走设计路线,或走精品路线,期待打造地板产业集群的神话。
而在历览这些后起之秀种种动向之时,我们不禁也将目光转向国内实木地板同时也是三层实木与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发源地——东北地板产业集群。
80年代,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东北人依托广袤的森林资源,发展壮大了一批知名的实木加工企业。先有金桥木业在全国打出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品牌,开启东北地板产业集群新格局,其后,包括丽美坚、森林山、金鹰艾格等在内的一批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生产企业脱颖而出。如今,东北已发展为国内三层实木复合地板产业和制造重地。据有关数据统计,2006年白山市复合地板生产能力已达640万平方米,完成出口6896万美元,占吉林省复合地板出口的70%。另外,由于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倡导的是欧洲环保理念,作为欧洲生活方式的发源地,当时该集群企业大都采用了欧洲技术。但相对常州、南浔、广东这些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板产业集群的活跃度,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板产业集群,一直以来在整个国内地板业界却显得有些低调。
近年来,由于全球市场环境变化,三层实木地板开始转投国内市场,自去年以来,我们不断看到有关三层实木复合地板企业的各种新举动,包括企业联盟、实木复合地板地体验节,以及全国地板店员大赛……低碳的环保理念的盛行更为三层实木复合地板提供了绝佳的发展良机。
一个地板老产业区正在焕发她全新的活力。未来的路究竟有多宽,企业家们的理想如何实现?
2010年8月,让我们一同北上,一探这中国木地板的发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