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金融危机这匹脱缰的野马仍在全世界横冲直撞,尽管现在预言“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为时尚早,但零售业扩张的步伐从未停止。最近,一批世界级零售巨头与本土龙头企业纷纷将销售渠道下沉,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跑马圈地,新的“红海”应运而生。在这新一轮的厮杀中,谁将会占得先机?在这个新的战场上,本土企业在与跨国零售巨头角逐胜算几何?日前,记者走访了几家规模较大的连锁超市并就这些问题与业内相关人士进行了探讨。
外资巨头跑马圈地新年伊始,在春城昆明的一个大型社区,人头攒动,鞭炮齐鸣,在舞狮队欢庆的鼓点声中,沃尔玛在昆明的第三家店正式开业,居民们也开始了2009年的第一波大抢购。从今年1月份开始,沃尔玛一路狂奔,已在中国先后开店17家,几乎追平了2008年全年开店19家的记录。据内部人士透露,沃尔玛先后在湖北、湖南、重庆等地设立了十几家独资公司。按照沃尔玛惯常的运营模式,如此快的扩张速度令人不可思议,特别是在今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对此,沃尔玛中国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沃尔玛的开店计划,如果完全按照美国的游戏规则在中国排兵布阵,注定路途坎坷,甚至有可能错过良机。如今,沃尔玛已意识到这一点,决定改变策略以适应中国国情。
同样的情景也出现在广东。在韶关、茂名、肇庆等地区,沃尔玛、屈臣氏、大润发先后就位,开业场面异常火爆。在无锡,麦德龙的第三家门店开业,使无锡成为麦德龙中国门店最多的城市。在安徽,沃尔玛、家乐福、欧尚等9家外资零售企业先后进驻,开店总数达16家。最近,家乐福的一系列举动尤其令人关注,不久前,其中国区负责人宣布,家乐福今年将在中国开设28家分店,超过2008年22家的开店数量,预计今年中国区的销售额将增长15%。这位负责人认为,虽然中国有许多工人下岗,但他们大多是农民工,主要居住在农村地区,而家乐福的店面都设在城市,所以对其中国区的业绩影响不大。他还透露,今年计划在中国开设的新店中,有许多将选择在中小型城市。
4月3日,日本零售巨头永旺集团对外宣布,今年夏天,将在山东省青岛青岛旅游(www.quqingdao.com)(www.quqingdao.com)市开设第一家以Ministop品牌命名的连锁便利店,作为永旺进军中国便利店市场的开端,并计划在今后5年内将其山东省的连锁店数量增加到200家。为此,永旺集团已注册成立了负责便利店运营的“青岛青岛旅游(www.quqingdao.com)(www.quqingdao.com)Ministop公司”,注册资金为500万美元,专门负责Min鄄istop直营店的开设和运营,以及在当地招募连锁店加盟商,并对其运营进行指导。待山东的便利店业务步入正轨,再向其他省份拓展。另外,英国特易购、韩国易买得和乐天以及美国的蕃麦士等外资零售企业年内也将加大在中国开设新店的力度,而且,他们将扩张的目标无一例外地锁定了二三线城市。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外资零售巨头瞄上了二三线市场这块蛋糕呢?他们的解释几乎全部都是战略调整的需要。金融海啸的冲击使这些零售巨头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大幅度缩水,于是纷纷加大了对新兴市场的投入。而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消费市场竞争已呈白热化局面,以广州为例,家乐福、吉之岛、易初莲花、百佳、华润万家、特易购以及沃尔玛控股的好又多,已遍布城市人群聚集的各个角落,人们对比肩开店隔街相争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而在那些经济欠发达的二三线城市以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乡镇地区,虽然也出现了房地产价格暴跌、居民消费欲望减退的趋势,但这些地区的居民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为沃尔玛这类专营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并以“天天平价”见长的外资零售巨头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遇。业内人士认为,农村并不是一个可以轻视的市场,随着十七届三中“土地可实现自由流转”新政策的推出,农民将变得更具购买力,并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庞大消费市场,现在进入这些市场,可能是成本最为低廉之时。
本土企业不甘示弱面对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上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一些本土零售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将渠道下沉,在二三线城市与外资零售企业争夺地盘,分庭抗礼。今年1月17日,苏宁电器通州店和房山店正式对外营业,这两家“农村旗舰店”的开业吹响了苏宁电器进军农村市场的集结号。苏宁电器华北区执行总裁范志军表示,苏宁一直看好农村巨大的市场,按中国农村有2.1亿户的家庭计算,未来对十年彩电的需求量将接近1亿台,冰箱需求量1.45亿台。苏宁率先完成京郊市场的布局,目的就是要让北京郊区的消费者享受到与城区居民一样的产品和服务。范志军还透露,在2009年苏宁在北京开设的20家店中,有50%将布局在城乡结合部地区。
日前,人人乐正式宣布将于4月底进驻厦门湖里区。据悉,人人乐不仅签约了湖里店,而且还在集美、翔安区各签约一家店,营业面积均在一万平米以上。该区域总经理武兴银表示,明年要在厦门开店5到7家,他相信人人乐将在3至5年内占据厦门市场的领军地位。
华润万家首席运营官洪杰在去年底对外宣布,2009年华润万家将在内地新开超市300至400家。另外,华联、新一佳等内资超市在北京、广州、深圳、湖南等地的新店也在筹备之中,物美计划今年将有5家新店开业,京客隆也发布了年内开40家店的计划,而福建永辉集团1月中旬在北京开出首家门店后,也发布了重庆、北京各开5店的计划。
在为这些本土零售企业逆市扩张的勇气鼓掌的同时,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这些投资能否获得预期的效益?青岛青岛旅游(www.quqingdao.com)(www.quqingdao.com)利客来商贸集团总经理杨勋先表示:“或许未来的市场将会带来更大的考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孕育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目前来看,由于建筑材料降价,我们投资新店的成本已大幅度降低。”据了解,目前投资同样规模的一个商场,包括建筑主体和装修的总成本比去年降低了三成以上。
新市场的潜在风险热情高涨,勇气可嘉,但头脑仍需冷静。对于中外零售商大举进军二三线市场的前景,业内专家大多持谨慎态度。逸马顾问总裁马瑞光指出,投资成本低确实是扩张的一个理由,但并非唯一的理由,企业必须看到,可能投资扩张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成本降低带来的收益风险,因为金融危机在中国有一定滞后性。该不该抄底,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和整体规划而定,不能盲目跟风。他认为,目前,零售企业应在开源、节流两方面双管齐下,以节流练内功为主,以开源扩张为辅,金融危机带给中国企业更多的是修练内功的机会。
西南证券批发零售业分析师李葳也对本土零售商大举扩张的举动表示了担忧,她认为,超市业态的经营模式决定了其通过内生增长来提高业绩比较困难,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应主要来自外部扩张。然而,中国的零售商目前还处于区域扩张阶段,大多不具备全国扩张的能力,更缺乏具有沃尔玛潜质的企业。加上管理水平偏低,直接导致了内生增长能力偏弱,具体表现为企业毛利率与净利率的提高十分缓慢。
第一商业网总裁黄华军指出,与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市场在消费能力和消费理念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刚刚进入这一市场的零售商,不论是中外企业,都不可避免要经历一番“再次本土化”的过程。这是因为二三线市场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二三线城市的购买力明显弱于一线城市,大卖场在业态选择上更需慎重。比如,与房地产开发程度相关的一线城市社区店模式到了二三线城市市场很可能行不通,大卖场必须选在交通最便捷、人流最旺盛的地段,做到以点带面;其次,由于这些地区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更高,因此高性价比产品的比例和促销活动的频繁程度也应高于一线城市;第三,虽然大卖场在二三线城市开张时颇受欢迎,气氛热烈,但当地消费理念的培育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正如在一线城市,最初消费者并不习惯去超市买生鲜产品,而是更喜欢肉菜市场去采购。
如何处理好零供关系也是刚进入二三线市场的零售商必需关注的问题,这一市场的消费结构决定了在本地采购的比例将大于一线市场,供应商也更为零散,物流的便捷程度影响着货物的周转速度。另外,扩张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为后盾,在这方面,与那些跨国零售巨头相比,中国本土零售商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对大多数中国零售企业而言,争夺二三线市场的战役才刚刚打响,谁更有机会抢先占领制高点,不仅取决于谁更了解消费者,而且取决于谁手头的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