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5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双方围绕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就事关两国合作的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了重要共识,取得26项具体成果。
中国将实施促进消费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继续进行结构改革来保障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不断扩大的拉动作用。美国财政政策的重点将从保持总体需求和支持就业,转向减少中期联邦财政赤字,和保证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双方将共同努力调整国内需求和相关价格的政策,以促进更加可持续和平衡的贸易增长。
双方商定,将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专家解读: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双方有利
5月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结束
对于“迅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专家都表示期待。“美国作为发达经济体应该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样会使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公平的位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晓晶表示。
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美国过去一直没有承认。分析原因,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小鲁认为,这样美国就可以借此针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很多变相的歧视性措施,进行贸易保护。比如对所谓“倾销”的裁定,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可以以第三国的成本数据为依据,裁定中国出口产品“低于成本倾销”。这当然是不合理的。实际上常常是贸易保护的借口,使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在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后,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现在在这些问题上达成共识,对中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