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上有9个场馆的建材,竹子“挑大梁”, 世博会国际竹藤组织馆内,各种竹产品吸引了无数观众好奇的目光。竹子为何能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
德中同行之家的设计师马库思·海因斯多夫到过很多国家设计建筑,他的回答一语中的:竹材可以表达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符合当今的世界潮流,也切中了世博会的主题。
走过中国很多地方后,马库思·海因斯多夫却遗憾地发现,作为拥有数千年竹子栽培使用历史和灿烂竹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对竹子的消费热衷程度远远低于西方很多国家。
为什么会这样?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逐渐认识到,其实,包括记者在内,我们对竹子的认识还是比较有限的,甚至有误解,我们亟须再认识竹子。
竹子是上好的环保材料
毕生几乎都在研究竹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给记者上了一堂生动的竹子科普课。
竹子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木质化程度高。竹子一次造林成功,便可不断自我更新,永续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竹林还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同等面积的竹林较一般树林可多释放35%的氧气。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一般3—5年即可成材,比一般的速生林还要快很多。竹子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大多生长在山区等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的地方,不与粮争地。竹材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可塑性强,是工程结构材料的理想原料,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交通以及日常生活家居等领域,代替木材、钢材和塑料。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竹子王国,竹类资源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竹子中性能最优良、利用价值最高的毛竹,90%分布在中国。我们可以自豪,我国是世界上竹子加工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竹材工业化加工利用的规模和水平都居世界之首。但我们没法骄傲,作为世界上利用竹子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现在我国却称不上竹消费大国。
如何让竹消费热起来?记者找到的答案至少包括三方面:其一,消费者对竹产品存在的误解亟须尽快消除;其二,竹产业亟须改变过分依靠海外市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做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内外兼修”;其三,我国的消费者环保消费、低碳生活理念还需引导和加强。
对竹产品需要消除误解
竹产品中最大宗的是竹地板。我国是竹地板生产大国,但产品60%出口,欧美发达国家是主要消费国。
记者多方求问:为什么欧美消费者那么喜欢竹地板?得到的答案大同小异: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者环保意识强,在竹地板和木地板之间,更愿意选择对环境更友好的竹地板。
记者也多方请教:国内竹地板消费为什么不热?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大同小异:国内很多消费者对竹地板存在误解。
误解之一:竹地板易发霉、虫蛀、开裂。千百年来,在我国,竹子曾长期停留在原竹利用和手工编织制作农具、家居用具等初级利用阶段,竹材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容易发霉、虫蛀、开裂。张齐生院士介绍说,现代工业技术已经完全解决这些问题,竹地板在我国北方地区也可长期使用,我国的竹地板大量出口欧美,也能适应那里的气候条件。
误解之二:竹产品是低档货。不少人认为,和实木制品相比,竹材制品档次低,摆不上台面。但实际上,随着技术进步,竹材完全可以造出高档产品。比如采用竹子重组技术制作的重竹仿古家具,甚至摆进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2008年奥运会期间在北京的办公室。“这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工艺,如果可以,我更愿意住在我的办公室里。”罗格主席对这套家具颇为喜欢。再举两个例子,耐克德国公司和IBM欧洲公司办公楼用的是竹地板;奔驰、宝马汽车的内饰也选用了竹产品。
误解还有不少,消除误解需要一个过程。了解、体验到消费是最好的消除误解的办法。
竹产业需要内外兼修,两条腿走路
竹消费需要宣传引导,企业责无旁贷。
“由于我国竹产品在海外备受青睐,很多生产企业重外销轻内销,大多热衷于做贴牌出口,利润虽微薄,但相对稳定,对国内市场的开发远远不够。”浙江省安吉县竹产业协会会长胡正坚说。
竹业产值占到全国1/5的安吉,竹产品70%出口。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来袭后,很多企业开始转身:加大投入,创品牌,拓内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们开始更多地研究内需,研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加大国内市场营销力度。”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永兴告诉记者。
最让陈永兴苦闷的还是消费者不买账。为此,永裕已在杭州开设了第一家全竹低碳家居生活体验馆,更多的体验馆建设计划也在制定中。
情况也并不是那么悲观。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市场的江西康达竹业集团,依靠公司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完善的市场管理,竹地板连续6年在国内市场销量第一。董事长赖学桂深有体会地说:“集团这几年通过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很好地拓展了国内市场,同时提高了消费者的认知度,国内消费者对竹地板的认识正逐渐变得全面和客观。”
国内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加大自主研发的同时做好销售渠道,创好品牌,这是竹制品企业的现实选择。虽然这一过程要投入更多,短期效益不会太好,但从长远看企业会受益匪浅。
让“竹消费”热起来,我们还需做什么
竹消费理念的形成需要提高认识,也需要加强引导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