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5日召开的慈利县林业工作会议上,有组数据令人振奋:在十一五期间,该县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57.8%增长至64.5%,年均增长1.3%;森林蓄积量由327万立方米增长至571万立方米,年均增长48万立方米;林地面积由368万亩,增长至376万亩,新增林地面积8万亩,据监测,全县森林生态功能效益总价值达20多亿元,全县共完成营造林任务3.2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0.5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2.37万亩、油茶0.4万亩、巩退造林0.02万亩);有六大林业项目落户慈利,项目总投入达6000余万元。全县林业以开放的姿态打响了森林保护旗帜,弘扬了绿色生态文化,林业事业进入提速、升级、惠民、增效的大好时期。
2010年,先后有六大林业项目落户慈利,项目总投入达6000余万元。目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张家界市松材线虫病预防体系建设、生态公益林、油茶造林等项目。同时,林产加工业发展迅猛。形成了胶合板、脂接板、家具、木地板、机制木炭、森林食品、花卉、林产化工等支柱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以永安木业为龙头的林产工业企业,在推动林业产业建设、促进木竹等原材料深加工、催生林产品升值、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林农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全县人民近两年时间的共同努力,提前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林改的主体改革任务:面积核实率、发证率、山林纠纷调处率均实现了“九八八”的目标任务。全县实际完成现场核实面积371万亩,现场核实率达100%。调处山林纠纷1.19万起,发放林权证13.5万本。
2011年,是该县林业“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做好开局之年的工作?林业局局长邓家友掷地有声说:该县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兴产业、严管理、促发展、创和谐”的总体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以油茶、花卉、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以强化林木采伐、加工运输、林地征占用管理为抓手,促进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以创先争优为突破口,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他在会议上强调: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建设一个体系,抓好两项工作,完成三个任务。建设一个体系,就是建立健全完备的生态体系,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绿化美化慈利;抓好两项工作,就是全力抓好造林绿化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项目建设任务,全力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力争将全县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64.5%增加到65%,确保森林资源蓄积量由现在的571万立方米增加到589万立方米,全县林业总产值增加到8.8亿元。
进一步加强林业和金融部门合作,加快推行林业抵押贷款和森林政策性保险;要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扶持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一手抓生态建设,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一手抓森林资源保护,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继续实施好采伐计划“阳光工程”;牢固坚守资源消耗量不突破生长量这条底线;认真抓好松材线虫、松毛虫等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除治工作,确保无大的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确保对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加大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抓好黄石水库、江垭水库、长潭河电站等重点区域建设保护工作;加强天心阁等以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小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保护好全县湿地资源;长潭河市级湿地森林公园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完善保护区基础设施,使之成为森林青岛旅游(www.quqingdao.com)的精品景点。
突出抓好产业建设,加快实现兴林富民。根据市场需求,围绕开发林业多种功能,逐步构建起资源有效利用、优势充分发挥、结构优化、效益显著、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不断拓展林农增收致富的新渠道。要加速发展特色产业。以林权到户为契机,加强技术指导,推广优良品种,规范林地流转,调优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以景龙桥、宜冲桥、金岩、高桥等乡镇为重点的油茶、楠竹、速生丰产林为主体的特色产业;整合项目资金,着力打造零阳,零溪、朝阳等花卉苗木示范片。同时,要大力推广林菜、林禽、林牧、林菌等立体开发,发展林下经济,推动林农增收致富。要加速发展林产工业。明确目标措施,力求抓出成效,木材加工要调优调强,淘汰高消耗、低产出的加工企业,做大龙头,做强品牌,集群推进,力争新增1~2个林产品知名品牌。同时,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督促涉林企业反哺生态,建立自己的工业原料林基地;探索推广林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和利益联结形式,对外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对内提高自我服务、富民利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