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改见成效,科技筑富路
从2001年到2011年10年间,桃江竹林从60万亩增加到92万亩,立竹量从0.88亿株增加到1.68亿株,竹业总产值从6亿元增加到25亿元,竹林成了林农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更可喜的是,效益增速远远高于面积,秘密在哪里?
“看看我们的低改林,就知道答案了。”县林业局局长肖文武说。桃花江镇道光山村竹林丰产示范点里,满眼都是层层叠叠的竹子。“竹林低产改造后,每亩立竹量在200株以上,至少增加了20%,竹笋产量也大幅增加。”村民高自然说。前年低产改造前,高自然的每亩竹林纯收入不到200元,去年他承包的167亩竹林光卖竹笋就收入20多万元。在典型示范带动下,“十一五”期间,桃江全县共投入竹林低改资金6000多万元,改造低产竹林20万亩,培育丰产林10万亩。
高自然大幅增收的另外一大法宝就是施用楠竹有机高效专用复合肥,这是桃江县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联合研制的,这项科研成果使桃江县每年平均每亩竹林多发新竹38株,每株竹子枝下高增长1米以上,眉径增加1厘米。
精编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竹林的培育为竹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桃江县县长汤瑞祥最关注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做大做强竹产业。
2002年以来,桃江的竹产业逐步形成了工厂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竹胶板、竹地板、竹凉席、竹工艺品、竹食品及相关辅料产业,目前桃江的竹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其中竹木板和竹凉席产量占全国总产的一成多,目前,全县已发展规模以上竹业企业300多家,年创产值突破25亿元。
迅速发展的竹产业为当地林农带来了大实惠。原竹价格从2001年的每百斤13元涨到了现在的52元,10年翻了两番。桃花江竹制品生产合作社是湖南省第一家林业合作社。社长莫运湘介绍说,合作社现有345名社员,除了卖竹笋和原竹的收入,社员还在合作社下面的9家凉席厂做季节工,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目前,全县竹产业共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15万多人,并带动3万多农户从事原竹生产及竹制品半成品加工。
原竹涨价倒逼着竹产业升级发展。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值达7000多万元的竹地板生产企业。董事长薛志成介绍说,随着原竹涨价,公司在提高竹子利用率等科技创新上下了很多功夫,现在,他们在竹地板生产中对竹子的利用率整整提高了30%,精刨技术使地板尺寸误差仅有头发丝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