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模板QQ:938519908  |  二维码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动态 » 正文

解析LED企业的美国“移民”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01  浏览次数:348
核心提示:在美国开分公司,是国内很多出口企业解困的新选择。在LED行业中,也有不少企业纷纷移民美国,通过在北美市场上自建营销渠道,从而避开中间
在美国开分公司,是国内很多出口企业解困的新选择。在LED行业中,也有不少企业纷纷“移民”美国,通过在北美市场上自建营销渠道,从而避开中间渠道商的环节来获得更高的利润;亦或是为了筑巢引凤,通过企业本地化来吸引海外人才。但此举是否能成为摆脱眼下市场滞销困境和人才贫乏的可行途径呢?

美国市场是很大,机会也很多,尽早进入美国市场的意义更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美国市场也十分成熟,竞争相当激烈,外国一个新公司要挤入这个市场并不容易。

2011年12月底,两家LED上市公司三安光电和洲明科技相继发布公告称,分别出资9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按照各自的计划,美国分公司无一例外都将主要从事LED产品的研发及销售。

高工记者电话采访了洲明科技董事长林洺锋,他表示拟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的目的主要是开拓美国LED显示屏及照明产品市场。作为公司与国际知名LED渠道商交流合作的平台,此举将有效增加美国市场的订单。

同时,他还表示:“通过美国这个‘桥头堡’可以来辐射带动加拿大、墨西哥和拉美市场。此外,通过本地化服务来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升公司产品附加值,提高公司出口美国产品的毛利水平。”然而,并不是所有出口型LED显示屏企业都对海外市场开拓的方式持相同的观点。

同为显示屏上市公司之一的联建光电却没有在美国设立子公司的打算。公司总经理向健勇对记者表示沟通不畅的文化冲突和不可估量的工程预算是联建光电放弃这个念头的主要因素。

“此外,过长的管理战线、微妙的政治因素、隐埋于水下的技术陷阱、强硬而不近人情的工会、来不及熟悉的法律规则、没完没了的劳资纠纷、不可估量的工程预算等因素考虑,使联建光电放弃了海外开设分公司的计划。”向健勇如数家珍的陈述着众多不确定的风险,显然他曾经也思考过这个战略。

“国内的管理层去管理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始终是有代沟的。”锐拓显示董事长石耀忠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因为过去同为LED显示屏企业的利亚德曾经在美国开设分公司,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LED企业在美国开设分公司取得成功的案例。”

其实,不少中国企业在跨国投资的全球化布局中屡屡失败、宏大的梦想最终都半路夭折了。

TCL、联想、中国平安等大牌企业尚且在艰难而又苦涩地探索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梦想,处于发展初期同时又是身单力薄的LED企业“软实力”欠缺,怎么能“hold”呢?

VEECO前中国区总经理王克扬对记者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上市的LED企业“讨好”董事会的一种手段,让股民们看到企业走向国际化道路的希望;其次是网罗国外研发人才,并在当地一些小型科技研发企业寻找专利为企业的未来发展铺路,但短期内不可能在研发上有成果的。”

无论参与国际LED产业格局的步伐有多么沉重,相信国内LED企业依然会奋力挺进的。国际市场是必争之地,中国企业迟早都必须走出这一步。一个基本事实是,站在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中国企业家们,其目光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宽广,头脑得到了最严格苛刻的磨砺,他们即将远航,期待他们的“移民”梦成为现实。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199526299有事请留言199526299有事请留言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