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模板QQ:938519908  |  二维码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钢铁面临全行业亏损 谁为中国高产的钢铁减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11  浏览次数:205
核心提示:GDP的一路狂奔,为我们的国家赢得了太多的荣誉,钢铁产量第一,水泥产量世界第一,纺织产量世界第一,粮食产量第一、煤炭产量第一当地方政
GDP的一路狂奔,为我们的国家赢得了太多的荣誉,钢铁产量第一,水泥产量世界第一,纺织产量世界第一,粮食产量第一、煤炭产量第一……当地方政府中了GDP大跃进的“毒”,也就不难理解,湛江市长在圆了34年的“钢铁梦”之后那深情一吻。

在钢企产能大举闲置的当下,项目却屡获批准,追求钢铁繁荣,是人民的梦想,还是当政者的GDP梦想?

GDP带来的荣誉让我们“迷恋”,但当前钢铁行业疯狂的过度扩张已是不争的事实。中钢协4月1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10.34亿,钢铁生产主业亏损变为行业亏损,这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行业亏损。

如果对比去年同期158亿的盈利数据,可以看到,地方政府仍不愿放弃这块丰腴的肥肉。就算亏损,也要将亏损进行到底。只因钢铁能给当地政府创造大量工作机会、带来丰厚GDP。

本轮经济刺激规模将达2万亿,机场、钢铁、铁路项目纷纷获批,大规模基建带来的是否虚假繁荣?钢铁面临全行业亏损,谁为中国高产的钢铁减速?

剑指GDP 钢企将亏损进行到底

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倒逼、下游基建的萎缩的情况下,亏损钢企却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

为何一直都在亏损的钢企不及时停工,继续“流血生产”呢?21世纪网多方途径与南方某大型钢企员工接触,发现钢企的停工与否与当地政府也有一定影响,大型钢铁基地对当地GDP的贡献相当显著。

“生产粗钢意味着亏损,但是停产,设备放在那儿也是亏损,那不如生产下来找买家。”南方某钢企员工表示。

“钢企不炼钢让设备摆放在一边,维修费、保养费加起来也意味着亏损。所有,尤其是大型钢企还是愿意开工炼钢,虽然会出现销售困难等问题,但至少有产品出来。”

在钢铁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却为了各地GDP,不惜让钢企亏损前进,不惜上报大型钢铁项目。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武钢和宝钢集团以“压缩钢铁产能”为前提,在广西和广东加码千万吨级钢铁项目。

2010年5月,时任市常务副市长的王中丙在作《钢铁及配套产业》专题报告时说:“该项目的建设,不仅能成为带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且能有力带动南方重化基地和粤西沿海经济产业带建设。总而言之,GDP才是剑锋所指。

地产大亨潘石屹也质疑,首钢每炼1吨刚就亏损400元,在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建钢铁基地?

据中钢协统计显示,2011年仅7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额便高达32.78亿元。亏损额度比2011年国家一般公共服务费用支出29.54亿元还要多出3.24亿元。国家发改委通报称,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183.3亿元,同比下降67.8%。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199526299有事请留言199526299有事请留言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