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金山陶瓷的老板苏汉湘把几百个马桶堆在办公楼门口,这是阿拉伯大客户订的货,但他无法按时发出——手头的钱还买不起马桶盖和包装纸箱。
“全砸在这里了!我不缺订单,但现在一分钱都贷不到。”他心急火燎。
在金山陶瓷所在的广东潮州古巷镇,困兽犹斗的老板比比皆是。在春节前,这些企业将迎来结算高峰,需要大量的现金发工资。不少老板觉得这个冬天不好过。
潮州“瓷都”地位岌岌可危
“眼下是内忧外患,史上最艰难的时候。”广东潮州市陶瓷协会秘书长张锦华说。陶瓷是潮州的主要支柱产业,分为日用、工艺、卫浴洁具。由于欧美市场的订单严重下滑、国内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打击市场,而劳动力、能源、材料成本都在飙升,卫浴洁具企业的生存处境最为艰难。
“外患”除了指海外市场,还包括来自内地的竞争,其中河南长葛的气势最凶猛。张锦华表示,长葛的燃气价格是每立方米2.45元,而潮州是每立方米5元;长葛的劳动力月工资是1500元,而潮州是3000元;长葛的土地使用权是每亩15万元,而潮州是40万元~50万元;长葛的陶瓷产业受政府扶持,而潮州的陶瓷产业作为最大的支柱产业,是收税的重点……
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是这场危机最集中的代表。该镇密集分布着450多家卫浴企业和250多家配套工厂,是“中国卫浴第一重镇”,受创尤重。
古巷镇欧陆陶瓷老板陈放青表示,与2007年相比,如今的海外订单降了大概六七成。如今高档酒店的卫浴产品都选用TOTO、美标、科勒等进口品牌,而低端市场基本被河南的陶瓷企业抢走,中端市场却又面临着来自福建的竞争,潮州“中国瓷都”的行业地位岌岌可危。
据估计,潮州陶瓷的整体成本比去年上升了三成左右。一名原料供应商透露,陶瓷釉面涨价最快,去年一吨9000多元,今年涨到了20000多元。在2007年前的黄金时代,陶瓷卫浴行业的毛利率一度超过60%,而如今的古巷镇已很少有企业敢言盈利了。
- 下一篇:节能、环保仍是新型建材不变的主题
- 上一篇:未来木门行业竞争将走向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