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旬,上海电视台对13个水龙头样品进行抽检发现,9个品牌的铅析出量超过国家标准,其中美标、申鹭达、朝阳卫浴少量超标,恒洁卫浴、得而达、摩恩超标数值在两倍至6倍,而九牧和高仪水龙头的铅超标量达到18倍,最严重的乐家品牌铅析出量为173微克/升,超标34倍。
事件一出,涉事企业回应称媒体检测方法不科学,对铅超标给消费者带来的危害程度认知也不够理性。而追溯水龙头检测变成“罗生门”争端的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目前国家标准对水龙头铅限量标准的缺失。无标准,或标准不明确,自然就导致争议,消费者也是一头雾水。
水龙头国标铅限量非强制执行
记者查阅国标时发现,目前国内涉及水龙头重金属含量的标准主要有《陶瓷片密封水嘴》《水嘴铅析出限量》等标准。不同的标准,由不同的部门发布,对水龙头析出的重金属限量也作出了不同的要求。
水龙头铅超标“罗生门”折射国标限量缺失
然而,在上述适用于水龙头的标准中,除了GB18145-2003《陶瓷片密封水嘴》是强制执行标准外,其他都是建议执行。而该标准却没有标明水龙头铅含量的限值。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水龙头中铅含量是多少,也符合国标。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戚文军教授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市面流通含铅较高的水龙头,跟国家标准的缺失有一定的关系,我国还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来限制其铅的含量。”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只要是以铜为材料制造水龙头,都或多或少含有铅,而企业宣传的“无铅全铜水龙头”,只不过是含铅量较少。
而根据记者走访广州多家水龙头售卖商店的情况来看,铅超标事件也并未引起行业内的足够重视。走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保证产品符合国标”。
欧美标准更严
对比中国的情况,水龙头在欧洲、美国就有相对较多的认证。据不完全统计,欧盟有17种水龙头认证/测试,美国有5种认证,部分指标要求比中国国标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