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模板QQ:938519908  |  二维码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钢铁产业微利成常态 非钢产业成新出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0  浏览次数:222
核心提示:3万亿的债务压得国内钢企喘不过气来,国家在调结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各级政府想救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9月3日,国内某钢铁企业的高
 “3万亿的债务压得国内钢企喘不过气来,国家在调结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各级政府想救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9月3日,国内某钢铁企业的高管对记者表示,发展非钢产业已经成为了钢铁行业的共识,除了债务,环保的压力也在“逼迫”钢铁企业自救。

记者从2013(首届)钢铁行业非钢产业大会上了解到,目前国内主要的大型钢铁企业均为自己设定了“十二五”的非钢发展目标,部分企业的非钢产业利润将超过主业,成为钢铁企业的新出路。

压力叠加

地方政府大手笔投资形成的天量地方债已经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相伴成长的钢铁行业也陷入了债务旋涡。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统计,截至2013年6月末,全国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负债为3.0189万亿元,行业负债率达69.47%。86家重点钢厂平均每家负债348.8亿元,而这些钢铁业上半年利润总共只有22亿元。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认为,钢铁行业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难以减产,结果导致产量过剩、恶性竞争、盈利下滑乃至亏损。

残酷的数据证明钢铁行业已经告别了高利润时代,与此同时,钢铁企业的高能耗、高污染也让这个行业受到公众的质疑。2013年初京津冀地区的严重雾霾让公众对钢铁企业的污染有了真切的认识。京津冀地区是全国钢铁主要生产地区,首钢搬迁之后,河北成为华北主要的钢铁生产地,占据了全国产量1/4。 2012年,河北省钢铁产量1.8亿吨,同期全国钢铁产量7.16亿吨。

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明确提出要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8月30日,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表示,钢铁行业面临“高产能、高成本、低价格、低效益、严环保”的严峻挑战,钢铁企业围绕主业发展非钢产业,实现适度多元化,已经不是局部问题,而是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问题、战略问题。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199526299有事请留言199526299有事请留言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