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木交易到半成品加工,再到人造板生产,最后再到家具制造,六安叶集实验区三次转型完成了华丽“蝶变”,探索出一条木材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分散经营到集中集约、由量的扩张到质的并举的发展之路,打造出一张闻名全国的产业名片。如今,坐拥“中国第四大人造板生产基地”的叶集,计划到2015年木材产业产值达到110亿元,建成名符其实的“中国建筑模板之乡”、“人造板生产基地”和“中国中部家具之都”。
木材产业今年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安徽第一个改革发展试验区,叶集木材产业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借助大别山丰富的木材资源,立足自身优势,叶集木竹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去年木业实现产值85亿元,今年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叶集已经成为同浙江嘉善、江苏邳州、山东临沂齐名的中国第四大人造板生产基地,中国建筑模板之乡,全国木材集散地,安徽省林业产业十强县。
近年来,叶集试验区紧紧围绕“木竹加工”首位产业,按照全区木竹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家具、木地板、新型装饰板材产业。叶集试验区工委、管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家居产业园建设促进家具首位产业发展的意见》,集聚人才、市场、信息、资源等要素,引导产业提升,形成发展洼地,掀起了木竹产业“第三次创业”的热潮。
截至2013年底,共有各类木材加工经营户2000多家,其中规模企业54家,产值超亿元木材加工企业达到32家。年木材加工量达到500万立方米,其中人造板产量300万立方米,实现产值8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7%。预计到2014年底,木材产业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叶集木材加工产业已形成了原木交易、初级加工、板材加工、剩余物再利用一条完整的木材加工产业链条。
产业承接推动木材产业转型升级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承载项目的大平台。为进一步推动家具产业发展,2013年叶集规划并实施了占地2万亩的“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和占地1万亩的“木竹循环经济产业园”。两园遵循节约集约、集群集聚发展的理念,逐步形成了家具和人造板生产两大板块。家居产业园一期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展开,3000㎡家居展示中心已投入使用。今年计划再投入3.5亿元,开工建设汇林家具广场、隆盛现代物流园等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启动中国中部林产品交易大市场规划建设,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充裕的融资保障。叶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六安市木材产业协会与徽商银行、中国银行合作,为会员企业提供联保贷款,目前已累计帮助会员企业融资6650万元。安徽省人造板协会也积极与邮储银行加强合作,推出了小企业互助贷业务,进一步缓解木材加工企业的融资难题。
在发展木材产业的过程中,叶集还注重产业整体承接,引导支持建筑模板生产企业向家具制造和木地板生产转型,大力推动家居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推动产品高端化,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目前,共引进亿元以上木材加工企业14家,协议引进资金26.6亿元,其中投资3.8亿元的丽人刨花板、投资1.5亿元的森美源家具等项目已建成投产,一批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传统建筑模板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得到很大提升,铺装机、多边锯、热压线逐步实现自动化流水线作业。
筑牢产业支撑 打造中国中部家具之都
叶集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叶集将从“四个创建”入手,聚集发展要素,筑牢产业支撑。一是创建省级新型工业化基地,以叶集木材家具加工获批省级专业集群镇为契机,着手新型工业化基地申报工作;二是创建优质板材基地,打造全省优质板材生产基地;三是创建品牌化建设基地,以管仲、金亚圣等一批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为基础,培育有潜力的企业品牌;四是创建新的融资平台,完善政府投融资职能和机制,积极筹建村镇银行,开展多种形式的联保贷业务,加大对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实行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的奖励政策。
目前,叶集已制定了“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叶集木材产业产值达到110亿元。力争获得10个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1-3个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培育和发展产值超5亿元的企业3-5家,亿元以上企业达到50家。把叶集建成名符其实的中国建筑模板之乡、人造板生产基地和中国中部家具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