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模板QQ:938519908  |  二维码  |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我国生物质资源利用任重道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18  浏览次数:261
核心提示:我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但目前只利用了2200万吨标准煤,利用率不足5%。在全球化石能源资源逐渐枯竭,限

 我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但目前只利用了2200万吨标准煤,利用率不足5%。在全球化石能源资源逐渐枯竭,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公约约束下,我国应重视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发,把生物产业作为国家重大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发展。这是记者从内蒙古通辽召开的“玉米生物产业与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创新高峰论坛”上获得的信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在“2014中国·通辽玉米生物产业与生物质资源利用技术创新高峰论坛暨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扶贫开发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做报告

农业部发展规划研究院环境和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孟海波研究员在论坛上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极其丰富,数量巨大。每年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8亿吨、林业木材剩余物2亿吨、牲畜粪便30亿吨。比如1吨秸秆合成固体燃料,可替代0.5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吨。这些资源弃则害,用则宝。农业废弃物处理的刚性需求、提供农村短缺的液、气体燃料、增加农民收入与就业,都为发展生物产业提供了必要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刘恒伟研究员认为,生物质能的能源当量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世界第四大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清洁低碳、发布广泛、总量丰富的特点。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95%以上,而且进口依存度越来越高,目前58%的石油、30%的天然气依靠进口,排放的温室气体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中国迫切需要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大力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比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教授认为,以智能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结合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已经到来,据预测到2030年,35%的化学品和其他工业产品来自生物制造。特别是世界发达国家在生物三维打印技术推动下,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等领域体现出新兴产业的广阔前景。中国应该跟上世界生物科技发展趋势,不能坐失机遇。目前我国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物发酵产业基础,在微生物基因组、微生物代谢、酶工程、发酵工程也有一定基础,基本具备获得技术创新突破工作的积累。国家正在制定“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生物工程技术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新兴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光明,但也任重道远。

包括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50多为专家学者和150家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代表出席了论坛。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199526299有事请留言199526299有事请留言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05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