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江苏省发布《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所有城镇新建建筑都得严格按标准进行“绿色设计”。其中,最大亮点是:新建设的房屋必须提高门窗技术含量,要能隔离雾霾。室外空气质量下降了,但採用气密性优越的门窗,仍然可以保証室内空气良好。(11月7日,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了程度不一的雾霾污染,雾霾不仅影响城市环境且对人体的唿吸器官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危害,雾霾问题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针对雾霾问题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应对,最近江苏省出台了“绿色设计”政策,提出提高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标准,让新建筑的房屋门窗都能抵御雾霾。通过提高门窗技术含量使房屋封闭的更严,外面的雾霾不易进到屋子裡面,使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
此政策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关注,且受到了诸多质疑。诸如室内空气的危害如何降低?如果雾霾是连续性的,又咋办?疾病传播期间也能不开窗吗?之类的问题不绝于耳,政策尚未实行就已招来了如此多的差评,难道政府精心制定的政策真的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吗?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制度制定出现了问题,而是社会上的一些“仇官仇富”的扭曲心理在作祟。事实上,江苏省政府出台这样一个政策,提倡通过“绿色防霾门窗”来防止雾霾进入室内,只是作为防霾政策的辅助手段。而一些群众断章取义却将其误解成了“门窗大战十面霾伏”的掩耳盗铃之举。
然而,我们亦不可否认的是之所以会存在这些质疑的声音,之所以会有群众对政府的政策存在“鸡蛋裡挑骨头”的心理,是因为政府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试想如果政府确实提出了治理雾霾的政策,又何需通过“防霾门窗”来防止雾霾﹔如果雾霾问题确实得到缓解,群众又怎会对政府政策如此挑剔。
“一个巴掌拍不响”,防霾政策的诸多差评需要政府和群众都有所反思、有所作为,隻有群众理性判断,政府科学行政,才能真正保証社会稳定、健康的不断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