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抽查了北京、上海、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家企业生产的55批次产品。”国家石材质检中心市场部部长陈光告诉记者,检验主要从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物理性能两方面进行,涉及长度偏差、放射性、光泽度、厚度偏差、角度公差、宽度偏差、耐磨性、平面度公差、弯曲强度等12个指标。
据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员介绍,本次抽查主要依据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T18601-2009《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19766-2005《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GB/T23453-2009《天然石灰石建筑板材》等标准进行。
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石材产品检出率为18.2%,同比上次抽查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上升了10.2个百分点。本次抽查发现10批次产品不合格,有6批次宽度偏差不合格,5批次长度偏差不合格,3批次镜向光泽度不合格,角度公差、厚度偏差和弯曲强度分别有2批次产品不合格。
那么,不合格产品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弯曲刚度和压缩刚度都是天然石材抗破坏能力的技术指标,这两个项目不合格会限制产品的使用场合,影响产品使用寿命,如产品用于承压场合,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陈光表示,造成两项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选购原料时没有把好质量关,接收了裂纹较多的荒料,在加工成品时也未采取有效的修补加固措施。
作为中国石材协会会长单位,万隆石业在本次抽检中顺利过关。万隆石业副总经理刘宗泰告诉记者,其实天然石材在加工环节存在质量问题,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如厚度偏差,一些企业为了在价格竞争上取得优势,经常会出现厚度计量短缺问题,20厘米的厚度变成18厘米,这样同等大小的天然石材,就有可能多切出一个成品进行销售,自然就能赚取更多利润。好在本次被抽到的几家南安企业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在产品质量把关上都较为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