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不是智能坐便器第一次被爆出质量问题。在短短的一年内,智能马桶从一夜爆红的云端走入事件频发的尴尬境况。有人说这是“人红是非多”,但一言不足以蔽之,在其背后是企业之责,还是行业之殇?
智能马桶频上黑榜 问题出在哪儿
问题出在哪儿?企业委屈吗?
此次国家质检总局抽检,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坐圈耐燃性能、接地措施成重灾区。据了解,耐热和耐燃是电器安全标准强制性要求,为何卫浴企业频频中招?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造成产品不合格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其一,考虑到模具的寿命和产品的色泽度,一些企业采用非耐热和耐燃的材料;其二,部分企业在坐圈注塑成型过程中,阻燃剂添加不足或者混合不均匀,也会影响坐圈耐热耐燃的效果。
添加阻燃剂会增加一定的生产成本,在技术实现方面稍显复杂,因而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往往偷工减料,能省则省。记者就成本问题咨询业内人士,含阻燃剂的坐圈成本大约比一般的高出4元/套,相比智能坐便器昂贵的价格,这一点成本真的不算什么,却让企业栽了大跟头。
企业也向记者道出了他们的困扰。从主观方面来说,绝大多数企业并不会因为几元钱的成本而选用不合格的材料,但智能卫浴行业尚无统一标准,目前主要参照《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6952-2005《卫生陶瓷标准》等几项标准,介于家电和建材之间,一定程度上影响智能马桶企业对标准的执行。加之此前智能马桶未被广泛关注,坐圈安全问题没有凸显出来,因而企业对这一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失控。
知错就改 善莫大焉
智能坐便器产品不合格,损害的是消费者安全、利益及权益,这样的代价是惨烈的,急需反思。好在,各方面已有所行动。
某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抽检不合格的智能马桶盖库存并不大,目前已经及时召回,全部销毁处理。对于一体式智能坐便器,基于节能环保及成本考虑,企业多采取整机拆解的方式,回收合格零部件。虽然会给企业造成一定损失,但这是挽回消费者信任最起码的补救措施,也是企业之责。据悉,各产区质检部门对此次抽检也非常重视,从始至终都在关注涉事企业的处理问题产品进度。
在采访过程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智能卫浴分会秘书长黄芯红也给企业提出了建议:企业应当更加重视标准学习,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尤其安全质量意识。危机公关的最好办法就是严把质量关,以过硬的产品品质取信消费者,赢得消费者。
在标准的建设方面,黄芯红秘书长也表示协会将作出更多努力,通过召开会议、论坛及标准的宣贯培训学习等多层次活动,统一和提高行业对产品质重要性认识,引导行业执行国家标准、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的自觉性,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质检雨”将来得更猛烈 卫浴企业请接招
2015年针对智能坐便器的若干次质检,让倍受市场鼓舞的卫浴企业有些挠头。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质检曝光有利于增强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更加注重每个细节,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智能马桶抽查将常态化,这是2016年国家质检机构抽查的重点,今年质监部门一定会有更多的动作。行业快速发展下,智能卫浴产品质量不容忽视,特别是涉及到安全的性能,要严格把关”, 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博如是表示。目前,质检总局已将智能坐便器列为2016年重点提升质量的10种消费品之一。
和很多制造业一样,智能马桶产业涉及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工厂、渠道、消费者、售后等诸多方面,在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同样会经历变革与阵痛。外界的监督既是巨大的压力,同时也是强劲的推力。对于行业企业而言,若顺质检之势练好内功,则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