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窗制造业仍有大机会
《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中显示,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制造业综合成本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全球制造业布局逐渐调整,正在加快向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地区转移。这就意味着,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升,劳动力成本已不再像过往那样的低廉。至少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相比来说,劳动力成本和人口红利的优势渐渐消失。中国门窗等制造业寒冬已经到来。
即便如此,但当下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不是经济增速的放缓,也不是供给的过剩,而是中国出现了一批亿级数量的消费者。这些80后和90后,正走上社会的舞台,并将在未来30年内占据舞台中央位置,成为新崛起的消费主力。他们喜欢按自我意愿选择生活方式,并且愿意为优质的东西付费。其视,为优质的东西付费,也是永久、永恒的全球行为。知道了永远不变的东西,对不断的变化又有何惧?
曾几何时,雷军在2010年思考当时的状况发现,“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拥有全球最大市场之一,但是中国人看不起自己的产品。因为产品的确做得很差,摆在商店里的商品都非常贵。”如今,这个状况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这些新成长起来的消费者,想要花钱买优质的东西,却面临着尴尬,原因是他们发现有些东西在国内买不到。
定制化需求量提高带来巨大发展前景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谁能够深入了解新兴消费群体的最深层的永远不变的需求,也就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当下的消费市场及下一个市场的增长点。亦其实,求道,就是求知不变的东西,知不变的的东西,就是知道。事实上,不只是消费市场前景广阔,为中国门窗制造业创造了条件。此外,定制化需求量的提高也显而易见地让人看到中国门窗制造业的潜力。否则,也就没有云计算、大数据等等这些业内外街谈议巷的事情了。
定制化,是包括但不仅包括中国门窗制造在内的所有行业的服务发展方向。如今,消费者的生活品味逐渐提升,对消费个性的追求越发明显,而定制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正是个性的感受。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没有哪两个人能够从定制化服务中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因此定制化越来越受欢迎。
当前,除了一些富人为了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外,也可能存在一些人因某种特殊的需求而选择定制。但整体看来,由于与未来比过去永远是初级阶段,所以可以说之前的定制化的需求较低。而今天,定制化的需求正不断提升,并且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根据共性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再按照这些类别的个性需求进行服务定制,中国门窗制造业为此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细想一下,定制化服务所产生的“体验”效应是带给消费者美好的感觉、永久的记忆和值得回味的事物与经历。而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未来人,追求生活品质,与定制化是十分契合的。如果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第一代‘中国制造’的产物,虽‘价廉物美’,却了无情趣。”那么,第二代“中国制造”的成果会应消费者需要而生,充满情趣。情趣这个东西,说也说不清楚,就象诗。但有一种现象是,自由的人,都是诗人。未来定制化或能占据制造业的远远超过半壁的江山也未可知。知道的人,才会有工匠精神,因为他们开悟了,是自由的,所以有诗性
我国门窗制造业人才缺口十分巨大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升级变得更加明显,但升级情况有所不同。对中国门窗制造业而言,互联网只能帮助其完成转型升级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则需要依靠技术产品化能力和工匠精神。科技进步是产品化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目前,技术革命产业化还未达成,但未来的二三十年,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技术、新能源等新一代技术,将会源源不断地为技术产品化能力的提升提供条件。
而工匠精神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都需要贯穿门窗制造业发展的始终。尤其是伴随定制化服务需求的上升,这种必要性越发明显。定制化服务不只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高水平的劳动。它对“劳动者”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门窗制造业需 要的不仅是人,而是人才。
2月14日,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对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至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950万,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450万人,电力装备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无论是哪一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都需要有更高的素质,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更积极的工作态度的真正的人才。虽说,如今的生产车间已和以往大不相同,很多人力被机器人所取代,使加工变得更加快速精准。但如果想要打造出完美、极致的产品,那么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定是不可或缺的。
虽然,中国门窗制造业发展必将历经坎坷,但只要知道要去往哪里,全世界都将会为之让路!中国门窗制造业要想披荆斩棘一路前行,具体或首先取决于一批制造业领导人的认知。当然,我们也须始终坚信:勇者无惧,乘风破浪,终将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