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大踏步地迈上了世界会展大国的旅程。在经过了20多年的锤炼之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无疑将成为中国会展业所面临的一次大考。从申博成功的那一刻起,国际会展界就开始以全新的眼光注视中国,看这个东方会展大国将如何在世博效应下加速前行。
上海滩的厚积薄发
其实,在世界上一些会展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中,会展经济可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2%,而目前我国的该比重仅为0.004%。有预测显示,到2010年,这种状况将有很大改观,我国会展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达到0.1%,我国会展经济将发展到相当规模。上海世博会的作用可见一斑。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泽炎认为,会展业的发展向来与城市经济密不可分,国际上的品牌会展也大多依托于大城市或特色城市。而据记者了解,目前从国内展览规模看,北京为全国之最;从展会数量看,上海则居全国首位。“由于上海城市经济的特点,其国际性展览和商贸展览甚至比北京发展得还快。”
上海对于会展经济的推动还是相当有一套。从2007年底开始,长三角会展教育合作机构就开始运作,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率先在行业内启动了对会展人才的认证工作,还推出了《上海会展业开发报告》。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提供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中显示,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和上海世博人才认证中心,都为中国会展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专家称,上海会展业是一个逐步积累、不断持续发展的历程。1990年上海举办的国际展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到1999年,举办的国际展会达150个,展览面积80万平方米。近十几年,先后有国际商会年会、环太平洋(601099行情,爱股)论坛年会、亚太法官会议、国际引航员大会、APEC会议等700多个国际性会议在上海举行,为上海会展业打造出了影响力和美誉度,而上海世博会把这些成果转化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世博会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展会,历史也相当悠久,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已经充分说明中国的会展经济积累了很好的基础,是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陈泽炎接受本报专访时说,举办上海世博会,中国将更加关注会展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上海地区的会展业将起到促其整合的作用。而且,世博会留下的一大批永久性展馆,以及在布展组织运营中得到锻炼的服务产业链,都将是世博后推动中国会展经济的主要力量。
“当年汪道涵先生的‘世博6个月,影响中国60年’的话语,就可以很好地概括这种极为深远的影响力了。”陈泽炎说。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世博会惠及的将不只是上海和长三角洲,中国城市都将可能借世博搭上会展业的快车。“世博主题与城市紧密相连,提供了一个很宽泛、可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各个城市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落点。”陈泽炎说,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并不容易。比如像城市生态文明这样的主题都很抽象,而展览需要具象的内容和形式来承载。“这其中,主题演绎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如何通过‘展览’来传递城市形象,这要求中国的城市既要运用世界通用的会展语言,还要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表达特色。”
国际化征途漫漫
中国会展业的产业化历程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的会展业从那时起就迅速崛起,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目前,国内展会类型很丰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相当明显。比如商贸型展会,占到了国内会展经济很大一部分,这种展会重在促进销售,这已经成为我国拉动内需的很重要的平台。”陈泽炎告诉记者,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会展大国。
这些年,中国会展界不仅参与或举办了一些国际知名展会,还与国际著名会展公司组建了合资公司,拥有了一批世界知名的项目。1995年,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亚洲公司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共同组建了中国展览业内第一家合资公司,我国会展业国际化也由此拉开序幕。不仅如此,很多国际知名展览公司还不断地将其品牌项目引入中国。2005年,慕尼黑国际展览集团就将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和运动时装行业的综合性贸易博览会Ispo引入中国。“上一届Ispo China参展品牌有329家,来自36个国家的1万多名专业观众参与,可见中国市场的强大辐射力。”慕尼黑国际展览集团主席兼CEO胡明峰介绍道。
但是,会展经济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漫漫征途,因为差距依然存在。陈泽炎说,与国际高水平相比,中国会展业在树立品牌项目、营销队伍、市场规范等方面还亟待提高。“现在国内会展业总是存在着题材重复、难于创新的现状,而且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不够。一些展会的品牌宣传效果也不明显。”
调查显示,会展经济作为第三产业群体中的边缘产业,其发展对于青岛旅游(www.quqingdao.com)饭店、航空运输、设计装饰、电子音像等行业都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经济的关联度高达1:9。而在我国,即使会展经济最发达的京、沪、穗三地区,这种关联度也只有1:6。
“这与我国市场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要改进会展产业,除了政府加大会展市场的综合管理之外,会展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研究教育的配套设置也很重要。”陈泽炎表示,目前国内会展业没有统一的行业管理部门,而且,我国会展业行业法规建设还相对滞后。
除了市场规范等环节之外,“创新性”直接关系到中国会展业品牌的树立。专家建议,要寻求突破,上海世博会所倡导的“绿色理念”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的研究报告中称,生态化将成为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记者也注意到,一些国际知名展会都开始尝试从绿色公益的角度塑造品牌形象,激发关注度。今年2月19日的Ispo China就推出了“环保工厂”等主题活动,还在品牌手册中特别为参展品牌设计了环保理念推广的环节。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绿色会展场馆”的概念在国内也已相当时兴,“投资者在兴建会展场馆时将从会展场馆选址、建筑材料选择到内部功能分区,突出生态化的特色”,“展会组织者和场馆管理人员将比以前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和三废处理,在布展用品的选用上也应做到易回收的材料优先”。
可以说,上海世博会精髓中的“绿色理念”将会给更多的城市和企业打开一条豁然开朗的会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