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在上面这个多赢的戏剧故事里,那个一年四季谈笑风生、喜欢穿休闲上衣、偶尔又有些顽皮的张世栋,一直都担任着这场剧的导演,同时,他也担当着这个故事里不可或缺的主角。
应该说张世栋是那种除了工作没有什么个人爱好的人,在园区上班的员工几乎没有见他参加过任何公司举办的休闲娱乐活动。如果谁想找到张世栋,那么只好去园区里试试运气了。
在张世栋身上,谦逊、执著、朴素、果敢等特征并存。村里人说张世栋是那种能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人,只要看到了赚钱的机会绝不会放过。
早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初期,他便毅然辞去生产队队长的职务“下海”干个体,并很快获得——“张百万”这个绰号。虽然这期间也曾因丰富的商业想像力在残酷的现实中屡屡碰壁,但“变通”和“坚持”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词汇,却让他最终获得成功。一位熟悉张世栋的人士说,“总结他的过去,荣辱系于一身”。要是把他的经历按时间排序,当分为四个阶段,可以勾勒出张世栋的大致轮廓。
靠精打细算,当上生产队长
张世栋1951年出生于大连金州区向应镇城西村。家中有兄妹七人,他本人排行第四。在他十岁左右的时候,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而上初中时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张世栋曾开玩笑说自己出生得不是时候。那时,他很羡慕村里的那些富裕人家,在他心中,所谓“富裕”无非就是能吃饱饭。也正基于此,困扰了他半生的话题就凸现了出来:什么才是富裕?为什么守着许多富饶的土地却吃不饱饭?这应该算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提出的最朴实的问题。
1968年,刚刚初中毕业,年仅17岁的张世栋便参加了生产队的劳动,他没有抱怨自己的先赋性身份,每天随村里人一起打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调日子。但他心中系着一个结:为什么我会是这样活着呢?也因此,在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常常会拿起笔,写一些自己的心得。他当时的坚韧现在看上去也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他向辽宁日报农村部投了很多稿件,虽然大多石沉大海,但毕竟也获得了回报——辽宁日报每个月都会把报刊动态寄给他。可是就在张世栋对未来充满希望,以为自己可以在创作路上走出一条全新的人生之路时,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他面前。
那是张世栋为辽宁日报农村部投稿三年后的某一天,辽宁日报社派人带着函件来到了金州——当时被称为金县的县委宣传部,说打算发展张世栋为辽宁日报农村部的报道员,县委宣传部给予了很简单的答复:张世栋不是红卫兵。
不言而喻,在当时不是红卫兵的人,思想自然是不求进步的。不求进步的人,怎么能发展他成为新闻报道员呢!
被否定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张世栋的耳朵里,震惊、绝望,进而愤怒,张世栋做出了他人生第一个毅然决然的决定:他把三年积累的学习心得以及辽宁日报发给他的报刊动态统统付之一炬。望着渐成灰烬的那些纸张,张世栋的心里闪出一个个场景——烈日下,大田里,其他那些坐在树阴下乘凉的社员们,正嘻哈着说着笑话,而自己却从兜里掏出小铅笔头儿,把刚才萌发在脑海里的某些词句小心、认真地记在黄表纸上;夜晚,待家人都熟睡以后,为了节省电费,一个人点着油灯坐在微弱的灯光下,仔细整理白天记录下来的零散笔记……
从那天起,本来就话语不多的张世栋更加沉默寡言了,变成了一位“孤傲的独行侠”,他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田间劳作上。
可是人生的命运总是那么变幻无常,就在张世栋心如死灰的时候,一个机会摆在了他的面前——生产队需要一个会计,选来选去,大家认为除了张世栋再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毕竟张世栋是初中毕业生,在当时,一个初中毕业生无疑和现在到村里工作的大学生一样,是很受人尊敬的。张世栋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顽皮:毕竟咱也是有文化的人啊!
张世栋是个有心人,也是用心做事的人,在他担任生产队会计的三年中,从没出现过任何差错,他甚至能把半年前谁上了半天工、后半天又去干了什么都清晰地讲出来。也正因为如此,村里每当有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都要请张世栋去记账。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的张世栋被推举为生产队队长。村里有些老人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那三年里我们很风光啊,他当队长的头一年就把我们每天的工资从四毛五分钱涨到了九毛多,而到第三年时,生产队的日工资已经涨到了一元六毛三。”在向张世栋核对这个数字是否准确时,张世栋腼腆地笑着做了肯定。并且,他还解释说,每天一元六毛三的工资收入,是排在全公社第一位的。他是希望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摆脱家乡长期的贫困和落后。
“张百万”商海驰骋
很可能,张世栋天生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或者说,他天生就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农村即将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的消息牵动了张世栋最敏感的神经。他毅然决然地辞去了生产队队长的职务,在波澜壮阔的土地改革之势到来之前,便提前“下海”单干了。那个时候,张世栋对国家未来的政策还吃不准,他不知道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可他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在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山旮旯里开了一个小石英石矿,把这些矿石卖给距离他厂子很近的瓦房店轴承厂。因为他的信誉度很高,人家说早上八点前要货,他保证会提前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送到厂里。要是再提前了,厂子如果还没开门,他会在人家门口等着,饿了就胡乱买点什么吃,渴了就从车上拿出从家中带来的装在塑料桶里的水喝……
辛勤的劳作让张世栋的腰包很快就鼓了起来。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张世栋这个祖祖辈辈与黄土打交道的农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崛起,只几年时间,他就从一个“个体户”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万元户,也因此,人们送了他一个绰号——“张百万”。
但张世栋对此并不满足,这一点,从他“下海”期间创造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投资项目便可见端倪。
——1985年,他组建了一个工程队,把工程做到了大连市内。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人对他们当年的业绩至今满怀自豪:“大连老虎滩附近鞋城的楼,就是我们当年建的,你看,到现在为止它的质量依然是一流的。”
——1986年,他把建筑材料直接送进了大连钢铁厂。说到此事,张世栋颇显得意:“能把建筑材料送进‘大钢’,足以见得我有深厚的人脉基础。”
——1987年,张世栋只身去了香港,他打算在那里找合作方,把当时于内地人来说还很新鲜的一个名词——“家居装饰材料”引入大连。
——1988年,张世栋又突发奇想,打算在家乡开一个肥皂厂。
在张世栋看来,开肥皂厂可不像开石英矿和搞建筑那么简单,那应该是很有科技含量的。首先办这个厂子应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于是他脑筋一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天天等在大连市某肥皂厂门口,见着戴眼镜的人走出来就上前询问人家肥皂的制作方法。可惜,他的判断并不准确——从这些人的口中,并没有得到制作肥皂的秘方。
但张世栋并未失望,他脑筋又一转,又有了新的想法:何不给厂领导写封信?!这次,他成功了。厂领导不但给了他答复,还派技术人员去他指定的现场进行了勘察。张世栋说,虽然后来这个设想被枪毙了,但他从这个事件中学会了怎样去开辟一个全新的项目。在张世栋看来,“经验的积累比什么都重要”。
这样的创业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或许,张世栋正是因为在个人的创业中遭遇过许多有惊无险的惊涛骇浪,才使他隐去了锋芒,并逐渐谙习了周旋和变通。张世栋在总结自己这段经历时说:“相互帮衬着谋求共同发展,是我成功的主要动因。”
呕心沥血再当村官儿
到1996年,就在张世栋声名鹊起,到处有人传诵他那些极具传奇色彩的发家故事时,家乡的人也几乎同时想到了当过生产队长的张世栋。想起他的原因很简单,他的家乡——城西村,很多人因为盲目养殖草狸獭而造成亏损,最多的一个农户亏损高达十几万元,村委会也因为当时积极推广这个项目遭到了连累,村干部无人上班,村委会的大院蒿草遍地……在村民们看来,只有张世栋能扭转这个局面,并能重新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
而此时,想到张世栋的还不光是他自己的乡里乡亲,镇干部、金州区的领导也都同时想到了他。
回忆当时的情景,张世栋仍记忆犹新:“我记得当时区长是在一个叫春林酒店的地方请我吃的饭,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请我回去当村主任。”
没有答应区长的请求自然引来了无数非议,朋友说“你张世栋是给脸不要脸;镇领导说,你张世栋要有觉悟,不能富了自己而忘了家乡……”
在张世栋看来,他们说的这些根本就不是他不回去做村主任的原因——他是怕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而辜负了乡亲们对他的期望。
也因此,张世栋内心开始忐忑不安。这年夏天,张世栋把自己的工程队叫回了家乡,平路基、送砂石、平整路面、滚压——为村里免费修了一条三公里多的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请大家不要选他当村主任。但是,到秋季换届选举时,张世栋还是被村民们全票选为村主任。也就是说,他家乡质朴的村民们把他当作了一方“神圣”——认为也只有他才能引领大家走上富裕之路。
张世栋说,被推选为村主任的当天他几乎一夜没睡,且不说怎样引领大家走上富裕之路,因为村民们也能理解富裕不可能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他当时最挠头的是:村里欠下的100多万元债务和拖欠村干部好几年的工资怎么能还上。
残酷的现实以一种极端悲怆的方式考验着张世栋,唯一能选择的是,以怎样的态度再次证明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当好这个大家期待万分的村主任。
经过几天谋划,张世栋似乎已经对城西村未来的发展成竹在胸。又过了几天,一笔24万元的款项悄悄打入了村委会的账户。款子是一家给大连钢铁厂长期供货的小公司汇出的。张世栋对此解释说,我当时之所以以另外一家公司的名义汇款,就是不想让村里人知道是我拿出了这笔钱。
即便这笔钱替村里还上了拖欠村干部的工资,可村里那笔债务依然还是没有着落:没有自己的企业,光靠从农民手里收上来的那点提成钱自然是很难堵上这个“窟窿”。张世栋可不想当那种因为天天去农民家收费——混成“连狗都熟识了”的村干部,于是他又把自己的工程队无偿划给了村里。自然,工程队的所有盈利就都算村集体的收入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张世栋家里有一个养鸡场,坐落在村子的边缘地带,规模最大的时候曾养鸡十万只左右,收入很可观。张世栋便在上任伊始就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发展“庭院经济”,自然很多村民都愿意跟他学。张世栋自己坦言,我那时在村里的信誉度是非常高的。
自打做上了村官之后,张世栋还是像自己干个体那样,用较高的效率没完没了地“折腾”着能为村里带来效益的事。1998年,张世栋意外地接触到一个日本人,当他得知这个日本人手里有一个订单,打算培育种子育苗时,没做任何犹豫就把这个单接下来了。人家说要土地规模,张世栋用手一划拉,说500亩地够用吗?人家说一个星期后我要看到这500亩都已进行了平整。果然,一个星期后日本人看到了他想看到的结果。
订单育种是个见效很快的事情,只用两个月便可以见到回头钱。这次张世栋看得很准,几十户拿土地入股与张世栋合作的人当年就尝到了甜头,最多的一个农户每亩收入高达6万元,这对世世代代搞传统农业、每亩地收入最多不过两百元的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于是,亲朋故友、乡里乡亲都纷纷找上门来,要求也搞育种。有的甚至说,既然你是我们的村主任,怎么能只管少数人,而不顾更多人的利益呢?
于是,2001年,张世栋率先在城西村成立了大连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企业——大连向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民以土地股份制的形式把土地入股到公司用于发展订单农业。
但张世栋说,他们村实际上从1998年就开始搞土地股份合作了,“只是当时是靠个人的信誉,没有制定土地股份合作章程”。
农民有了自己的公司,土地规模较原来的“小打小闹”也扩大了许多倍。这就迫使张世栋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市场。2002年,他得知,另一位日本人手中有一笔很大的白菊花订单。张世栋很快便把这个项目收入囊中。不过,张世栋很小心,他并没有把这个订单全部接过来,而只是要了其中一小部分。
不巧的是,几个月后,张世栋的这种担心果然应验了。原本商定每支4.5元的价格,日本人却以种种借口百般挑剔,最后连1元钱的价格人家也不肯出。盛怒之下,张世栋让农户们把所有这些正盛开的白菊花统统从地里拔出来扔到一个大坑里掩埋,仅此一项,张世栋就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十几万元赔付给了大家。而这样的果敢行为,当然是要有强大的实力和充沛的自信做基础。
虽然这次“意外事件”让张世栋损失不小,但他并没有气馁,到2003年,张世栋又左右开弓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把科技含量很高的蝴蝶兰项目引入了自己的园区;另一件是拿出两千亩地开始搞“欧盟农产品体系认证”。
这次,张世栋学得很乖,他在把蝴蝶兰项目引入园区的同时,也引入了台湾一家多年搞蝴蝶兰花卉的企业,人家在前面干,他在后面跟着学。最后的结果是,那家台湾企业现在反过来要向他学习。最让张世栋感到自豪的是,2007年,张世栋派自己园区的员工远渡日本,到那里去指导日本人种植蝴蝶兰的技术。张世栋身上的那种淳朴善良又聪明狡黠的智慧可见一斑。
不过,搞欧盟认证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项目。张世栋承认,6年了,到目前为止,这两千亩地还没有见到任何效益。张世栋的解释是,为了清除土地里的有害毒素,必须用三年时间种植新西兰的一种叫做“苜蓿草”的植物,而之后种植了三年的大樱桃还没有到产果期。
危机之时再担当
2008年的新年夜,张世栋像往常的“年三十”一样,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园区的办公室里思考了一个晚上。大年初六,他对公司的高管们和盘托出了经济危机给他带来的焦虑和不安:虽说公司已经形成了花卉、蔬菜、水果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农业园区,但面对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年生产蝴蝶兰300万株,其中60%靠出口进行销售的产业能不受到影响吗?
这个年产值可达9000万元,现已是全国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未来的市场销售定位该如何调整,是张世栋最为牵挂的一块心病。他说,对那个占地2000亩、2005年10月就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证书、2005年12月被评为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的项目他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那上面种植的有机大樱桃及巨玫瑰葡萄、蔬菜等,一定会卖个好价钱;而依托于农科院的种子繁育项目,也不用他操什么心:几年来,已累计推广蔬菜良种7千余公斤的经验告诉他,推广和选育蔬菜新品种,是一定会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张世栋晃动着他那因劳累已有些谢顶的头,并用他那浓重的大连口音提醒大家,危难之际,任重道远:2009年是城西村、向应农业合理发展、科学规划的最关键一年。他再一次重申:他当年刚当村主任时,鼓励大家发展“庭院经济”,最后造成了只有五百多户的村落里,却有一百多户在村里养鸡是个严重失误。他对这个做法产生的后果——即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深刻认识,并表示要在相应的时机,由村里或者公司拿出一部分钱给这些农户进行补偿,让他们把这些小型养鸡场搬到村里统一规划的区域。
由此,张世栋为向应农业谋划的新战略方案是:调整产业结构,利用现有的温室搞蔬菜苗木育种,把销售市场定在周边地区。同时也把蝴蝶兰销售市场向国内转移。园区要依托已经形成的三大农业产业与附近的关向应纪念馆青岛旅游(www.quqingdao.com)景区和小黑山水源涵养区自然风光相结合,形成在农业科技种植的基础上,红色青岛旅游(www.quqingdao.com)与绿色青岛旅游(www.quqingdao.com)互为依托的新型观光青岛旅游(www.quqingdao.com)业,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产业附加值的不断攀升,带动农民走向更加富裕的道路。到那个时候,向应农业也将完成——由单一产业向多元化产业再向立体化经营发展的目标。
| |
【 版权声明 】 【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