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唇亡齿寒
国家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田国民对南方周末记者坦言,“65号文”势必会对下一步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很大冲击,“因为新材料还在研发阶段,现在市面A级材料不多,严重不够建筑保温需求。”此言非虚,目前的建筑外保温市场上,以EPS为主的有机材料一直是节能减排的宠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季广其透露,北京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曾于2008年做过一项市场调研,结果是北京市场上的保温材料中,EPS占到了72%,XPS占到了25%,聚氨酯和所谓无机材料只占3%。
2010年中国生产的用于建筑外保温的EPS约为115万吨,而同年,无机保温材料中份额最大的岩棉及其制品的产量为86万吨,用于建筑领域的岩棉数量竟不足10万吨。现实的困境是,一旦“65号文”实施,有机保温材料撤出的巨大空白,短时期内如何填充得上?
何况,中国建筑节能减排的任务依旧艰巨,每年新建建筑外保温面积近2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存量也有近400亿平方米需改造。有人因此形容,有机材料与节能减排,可谓唇亡齿寒。“如果‘65号文’真的实施,会给我们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中国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涂逢祥忧心忡忡,他认为,更要命的是,生产岩棉等无机保温材料本身,亦会倍增国家耗能负担。
涂逢祥称,我国早在1970年代就已经掌握了岩棉、玻璃棉的生产技术,但就因为其价钱贵、能耗高、保温性能差且施工工艺复杂,在建筑保温上的应用才一直较少。在住建部2010年颁布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推广目录》中,应用EPS等有机材料的保温技术有多项被推广,但岩棉则未被列入。
而有机材料则因为保温性能好、价钱低、能耗低且生产和施工都相对容易,一直被赋予节能减排的重任。但硬币的另一面,却是EPS等有机保温材料正成为管不住的火灾帮凶。
中国塑协聚氨酯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杨宗焜介绍,美国二十多个州已经禁用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英国18米以上的建筑和德国22米以上的建筑也已不允许使用EPS板薄抹灰系统。在欧洲,许多夹心板材厂不再生产防火性差的EPS板,并且许多保险公司已禁止给EPS板保温的建筑保险。
为什么中国就截然相反?中国的现实是,EPS正在方兴未艾地大规模推广,相关企业已有4700余家,“几乎所有生产单位都对其存在的火灾隐患不管不顾,或者避而不谈。”杨宗焜感叹,“不解决中国建筑节能保温技术系统中的泡沫塑料防火安全问题和整个建筑保温防火安全问题,将会成为中国建筑节能对后人无法交待的建筑行业之痛。”“这样的隐患,我们国家才刚刚开始,以后问题还会更多暴露出来。”公安部消防局系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