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笔者以为,洗牌是有可能,但不会出现所谓的60%的惊人数字。
最终哪些企业会被“洗劫”?行业格局又将怎样?
有所谓的专家认为,经历过这场寒冬之后,木门行业将会真正规范,杂牌将会遭受毁灭性打击,我国的木门企业将会出现“电视、电冰箱行业”品牌企业“君临天下”的形势。
就这个问题,笔者并不同意上述言论,而同意一种说法,那就是,真正被洗的不是那些杂牌,而是那些高低不就的“品牌”企业。
对于强势品牌,因为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势,完全有可能躲过所谓的灾难,这就像蛋糕原理,人多的时候,蛋糕再大也可能会分的少,人少的时候,蛋糕小,也不一定会分得不大。
在这一段时间里,如果品牌企业抓住了市场核心,适时调整自己,淡季养势,完全有可能获得更大成功;对于杂牌,笔者已经分析,它们完全有可能暂时“停业”休息,等待春天的到来重新开始生根发芽。
但对于一部分“弱势品牌企业”(笔者在此文把那些即是品牌,但其竞争力又不能进入市场上游的品牌称之为弱势品牌,以区别于杂牌和品牌企业),因为其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人员比例、企业信誉、营销网络等等基数过大的影响,其既不能像品牌企业一样获得“小蛋糕”中的大比例,又不能像杂牌一样“暂时停业”,一旦受到严重挫折,就有可能从此“作古”。
笔者以为,假如洗牌形势真的出现,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格局:从完全大金子塔的形势向两头比例逐渐加大的“小金子塔”形势过渡。
综上,个人认为,第一,“洗牌”只能说有可能发生,而不是一定会发生。第二,洗牌不会洗到所谓的60%。第三,洗牌洗掉的很可能是那些“弱势品牌”,而不是那些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