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浴企业三成停工或半停工
据张锦华估计,在潮州800多家卫浴企业中,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的企业大概占1/3。有的卫浴企业是因为订单太少,有的是因为资金周转不灵。苏汉湘的金山陶瓷企业也不例外,在工资被拖了十几天后,工人已不愿干活了。
在金山陶瓷空空荡荡的厂房里面,仅有一对夫妻在注浆,丈夫姓林,妻子姓夏。林先生说:“古巷镇能按时发工资的企业已经很少了。”
据林先生夫妇回忆,在2007年工厂最红火的时候,一对注浆夫妻每月能挣8000元~10000元。如今,工资看似提高了,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平均每月只能挣6000多元,还经常被拖欠。
欧陆陶瓷的老板陈放青无奈地表示,由于人手稀缺,工人的谈判能力越来越强,现在招一名工人跟招“一两黄金”似的。
潮汕陶瓷企业长不大?
“潮州商人的‘独力’很强,‘合力’不够大。”张锦华说。这样的判断实在出人意料。众人皆知,潮州商人最爱“抱团”,潮州会馆遍布全球。
但是,在陶瓷行业,老板们对同行的提防之心却非常明显。“这些老板之间很少互相来往,各做各的生意,更别提企业并购了。”当地一名原料供货商说。
张锦华表示,河南长葛的卫浴产量与潮州差不多,但长葛仅有80家企业,而潮州有800多家企业,即河南企业的平均规模是潮州企业的10倍,而规模优势可以拉低成本,更适应机械化的大生产。“长葛一家大企业有50多个股东,而潮州的企业一般不超过5个股东,当地同一家族经营多家工厂、搞同业竞争的现象非常多见。”他说。
嘉尔陶瓷的负责人苏章波表示,银行曾要求多家小企业联合贷款,以降低自身风险,但这些企业互相信不过,最终导致贷不出资金来。至于发债、上市,离这些企业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