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LED补贴案件频发,力促补贴审批门槛提高,但治标不治本;十方光电被曝财务危机,企业绝路绝非企业主跑路的理由;LED灯销售渠道,不管“坐商”、“行商”,建道赚钱要看消费者“情商”;欧盟五次警告中国,灯具出口变出丑,质量还需狠抓。
骗补案件频发LED补贴审批门槛渐高
骗补现象的出现,不可否认是由于财政补贴金额较高而致的企业铤而走险。广东有超过6000家LED企业,大概只有2%~3%可以拿到政府补贴,且多为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补贴对有实力的LED企业来说是利好消息,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LED补贴审批门槛提高,这是一个外在的改变,这是一个治标的办法。“门槛”是为了“限制”而存在的,LED补贴审批门槛是为了限制骗补现象的产生而存在的,一定程度上能够拒实力相对较弱的、规模较小的企业于门外,打消他们骗补的侥幸心理。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一个事实就是,拿到LED补贴一向以来是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的“强项”,一般小企业难以涉足;提高审批门槛莫过于用一个稍微小一点的圈圈把这些大企业们围起来,活动空间虽然变小,但依然还是“圈中人”,本质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企业本来攀的位置就很高,何惧此门槛之高?
因此,归根到底治本的办法还是要靠“这个圈”的“看管者”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即审批部门及人员的监督思想和行为能力的提高,坚决不纵容不姑息,实实在在完成每一项LED招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实施LED的推广。
共同富裕何其难广东LED市场两极分化严重
不久前,公明劳动管理办公室发通告称,十方光电拖欠220名员工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的工资,十方光电法定代表人邓俊国至今不出面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处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如果邓俊国在公告发布起3个工作日仍不与公明劳动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立即回公司现场处理拖欠员工工资等事宜,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天已过,昨日公明劳动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邓俊国仍没有露面,“初步确认已经跑路”。
十方光电官网上的资料显示,该公司以LED发光器件,LED电子显示屏和LED应用产品为主营业务。拥有1万多米的厂房,还有现代化科研开发基地,装备了先进的生产、分析、检测仪器设备。这是今年7月以来,继中山雄记灯饰厂、中山市世豪磊晶厂、深圳亿光科技有限公司歇业后,又一家中小型LED公司停产。
中小企业生存困难,今年3月开始,LED市场开始回暖,多家企业表示订单量明显大增,销售额上升,并预测LED的爆发期已经来到。在这种乐观的预期下,众多LED公司开始增产扩张。在这种背景下,产能完全过剩,一些企业把下半年的市场完全透支了。
记者查阅相关工商资料发现,刚刚停产的十方光电的注册资本只有100万元,在LED行业中,只能算中小企业。而从已经发布2013年中报的LED上市公司来看,虽然不少企业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但这些大公司在营业收入上比去年同期基本都保持了增长。如雷曼光电营收增长了7.06%,联建光电营收增长12.91%,洲明科技营收增长33.89%,乾照光电营收增长14.96%,聚飞光电营收增长52.54%。
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LED市场已经步入两极分化阶段,大企业越做越大,而中小企业的生存日益困难。
LED企业被负债“雷”倒:资金链断裂
雷星光电位于深圳市宝安区74区西乡大道9号一栋稍显破旧的办公楼五楼的办公室,黄色门已被一把大锁紧紧锁住,门口的标志也被撤去,门外走廊里积满灰尘。
“确实已经倒闭了,就是最近这几天的事情。“曾经在雷星光电负责销售的陈俊(化名)亦向本报记者证实,雷星光电目前确已倒闭。因为拖欠货款无力归还,现在连设备都已经卖给了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