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主任陈学章表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对水龙头等输配水设备中铅等重金属的析出有严格的限定,如美国NSF/ANSI 61:2011《饮用水系统部件—健康影响》将与水直接接触部分材料的铅析出限值(统计值)由原来的11μg/L下降为5μg/L,并要求制造商遵守加州 AB1953法案(Assembly Bill 1953)将饮用水相关产品的加权平均含铅量限制在0.25%内,即从原材料铅含量和铅析出量两个层面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一些水龙头出口企业在铅重金属析出方面也进行控制,制定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确保出口产品符合出口目的地的要求”。
陈学章解释,自从2004年以来,制作水龙头的原材料黄铜的价格就一路高涨。至今年8月,黄铜价格更是突破53000元/吨。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不符合GB/T 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的铜材来制作水龙头,加上在电镀等工艺中把关不严,极易导致其水龙头产品的铅、六价铬等重金属析出超标。
据了解,黄铜分为H65、H63、H62、H59等多个型号,其中制作水龙头的主要材质是黄铜H59。不同型号黄铜含铅量不同,而价格也相差数百元/吨。
戚文军认为:“业内都知道含铅的水龙头是对人体不好,欧盟对水龙头中的铅含量做出严格限制,我们国家也会逐步的更新国标。水龙头‘无铅化’也搞了很多年,希望可以找到一种合金替代黄铜,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一种合金制造出来水龙头的效果(铸造性、流动性)能比得上铜(含铅)。”
国家建材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史红卫曾表示,新的强制性国标《陶瓷片密封水嘴》已完成修订工作,并已经上报,有望近期出台。新国标中对铅、铬等各种危害物质都提出了限量要求。但戚文军认为,新国标的正式出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