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十条”为代表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对地板企业战略和营销的影响,如何看?如何走?
从林产工业及木制品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众行业领导和权威专家的一致意见认为: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将导致一线城市房地产成交量的下滑或胶着,也将导致息息相关的建筑装饰材料领域受到严重影响,更将导致木地板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应对形势的一致建议是:深入精耕二三线市场,保持长远发展的信心,积极展开企业创新,要有过寒冬、练内功、重诚信、强服务的经营观念。
站在维护木地板产业健康发展的主线上,站在深刻理解政府意图的背景下,个人认为行业领导们的意见和建议是高屋建瓴的。站在从事品牌营销和企业战略策划的角度,在会上,个人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2010年地板品牌营销呈现几个显著特征:
一、上半年压抑,下半年释放。
从不同企业了解到,上半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尤其当传统上量的黄金时间315和51都没有带给大家惊喜。“今年形势不好”几乎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共同心声。然而,要看到,四五月份是明显受宏观调控影响。那么下半年为什么会好转并释放量呢?下半年是传统的黄金销售时期,宏观调控事实上并没有打压住房产价格,消费期待的热情将被胶着对持的状态打破,自住性装潢需求依然强劲,下滑是相对去年的增幅而言(2009年上半年的较大增幅是因2008年金融危机压抑后的释放,不算是常态),企业“难过”也是相对去年“太好”而言,并非真正的销售受挫。所以,我认为下半年的量一定会有一个释放时期。如果非要给这个时期预测一下,我预估是第四季度。
二、多规模,少毛利。
地板行业挣得是“搬运工”的钱,不如保健品、IT产品那么高的毛利。“规模效应”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规模,是地板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上了规模,产业链每个环节的生产利润空间才会出来。只要上了规模,就要求单店数量和单店质量大幅提高,这是企业的渠道资产。只能上了规模,才具备多条产品线和多个品类持续发展和对抗竞争的基础。强调规模效应,一直是个人明确的主张。
三、高增长,低内耗。
要充分的认识到地板业竞争的粗矿性,消费的“可引导性”,快速跑出“黑马”奇迹出来。只有保持高速增长的能力,才能在参差不齐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增长点在哪里呢?二三线市场,越往下沉一级,成长性品牌越有机会成为当地的领导品牌,消费者品牌意识越不强烈,越容易引导。可能在主流城市不知名,但当两三年内全国上千个地级市及县份都做成主力品牌了,如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也可燎原。当然,还需注意价格战这把双刃剑要用好,适度是利器,不当则是凶器。
四、大活动,小品牌。我曾有个观点,对于发展期的品牌而言,“品牌不是决定性因素”。
地板不同于快速消费品,需要长期多触点的与顾客沟通。只有顾客需要的时候才去了解。这种情况下,渠道质量第一位、终端门店质量第二位、导购能力第三位、小区域推广第四位、厂家政策帮扶第五位、优秀培训第六位。品牌太虚,只有规模上来了,品牌的效应才释放出来。所以,在这条营销价值链上,一年里,组织发动一两场全国联动的推广活动,各区域组织发起区域联动的推广活动,是既保证销量规模,又传播推广品牌的有力营销措施。